1,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怎么查詢
2,賈躍亭被法院列入老賴名單坐飛機高消費等行為受限
繼樂視控股和樂視移動后,賈躍亭也被法院列入了老賴名單。12月12日,澎湃新聞從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網站上查詢到,賈躍亭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執行法院為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執行依據文號為(2017)夏鷺證執字第00082號,發布時間為12月11日。賈躍亭被列入“老賴”名單的案件與平安證券相關,立案時間為9月28日,款項合計4.79億元,但賈躍亭全部未履行,因此賈躍亭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具體情形為違反財產報告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平安證券是樂視網上市時的保薦機構。這不是賈躍亭首次嘗到成為“老賴”的滋味,今年9月,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就已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賈躍亭被法院列入“老賴”名單,坐飛機、高消費等行為受限
3,失信人員上班能查出來嗎
失信人員上班是否會查到,這主要看失信人員干的是什么工作,若是金融行業,會在員工入職前要求提供征信報告甚至是查詢其執行情況,那么一旦被查出來,很大可能是不會錄用的。此外,有些大公司也會核實求職者這方面的記錄。
大家應該聽說過,一旦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那么影響是很大的。作為失信被執行人,在申請銀行貸款、乘坐飛機軟臥、高消費等方方面面都受到限制。
關于失信人員上班是否會查到,這主要看失信人員干的是什么工作,若是金融行業,會在員工入職前要求提供征信報告甚至是查詢其執行情況,那么一旦被查出來,很大可能是不會錄用的。此外,有些大公司也會核實求職者這方面的記錄。
如果沒有如實告知公司真實情況,一旦被發現,是很有可能被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當然了,如果提前告知公司,且沒有因為“失信人”這個身份影響工作,后面被單方面解除了勞動合同,那么是可以要求賠償金的。
4,老賴黑名單怎么查詢
5,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6,如何查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7,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如何查詢
8,中國失信執行信息公開網
9,失信人名單近1300萬例賈躍亭與戴威的區別在哪里
編者按:本文來自“第一財經”,作者:繆琦。36氪經授權轉載。
樂視創始人賈躍亭被掛在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上已經超過一年了。
截至1月14日,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下稱“公開網”)上,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案例已經達到了1294.6萬例。關于賈躍亭的失信記錄,在近1300萬失信案例中占據8例。
在公開網公布的限制消費人員名單上,27歲的ofo實際控制人戴威赫然在列,對應的企業信息顯示為ofo的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根據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對戴威開出的限制消費令,戴威不得實施的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包括不能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不能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不能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等。
上述不能乘坐飛機、高鐵,或進行一系列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限制,也是法律法規對所有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都會采取的一般措施。只不過戴威是被限制高消費,而賈躍亭則是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官方統計顯示,被限制乘坐飛機和乘坐火車的人次已分別超過1785萬和550萬人次。
失信人近10%是企業負責人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查詢啟信寶和公開網,發現在公布的失信被執行人1295萬人名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業負責人。在可查詢的企業負責人中,董監高(包括初創企業的執行董事和監事)以上的公司負責人有近119萬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占比接近10%。
以行業劃分,又以批發業、商務服務業、農業、零售業、房地產業為重災區,在可查詢名單中,這幾個行業的失信被執行人數分別約為2.9萬、10.9萬、5.9萬、4.7萬、4.2萬。
在現實生活中,大量的借貸和民事糾紛案件往往冠以經營生意或設立公司的名義。因此,包含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內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涉及創業者的失信案例并非少數。
創業失敗導致欠下巨債確是事實,但多數創業者并非“老賴”。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如何避免誤傷創業失敗者,成為當下值得思考的話題。
上海德美律師事務所中國法律部總監陳立青認為,只要合法合規經營,尊重所簽訂的契約,并在創業初期作適當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的隔離,創業者是不會被列為失信人的。也就是說,在司法實踐中,誤傷創業者的可能性較低。
不過,他也提出,隨著國家對于失信人執行力度的加大,如果公司被列為失信執行人,那么即使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進行了隔離,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也有被限制高消費進而被列為失信執行人的風險。ofo一案就是如此。
“如果創業者因為生效判決被列為失信人,其行為可能在司法層面被認定為存在惡意或重大過失,也就是說創業者自身是存在過錯的?!标惲⑶嘌a充說。
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施赟告訴第一財經,在案件的執行過程中,法院會考慮諸多因素,失信人名單也并非僵化的機制。如果失信人確實沒有履行能力而非惡意不履行義務,執行措施也會相應調整。
事實上,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經過修改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專門增加了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據本規定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將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擔保的;(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的財產足以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債務的;(三)被執行人履行順序在后,對其依法不應強制執行的;(四)其他不屬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情形?!迸c此同時,“被執行人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p>
失信名單有退出機制
施赟提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非簡單的懲罰機制,更多的是一種震懾和督促機制,本質目的是督促債務人履行債務,前提是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
用陳立青的話來說,失信人制度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鑒了西方國家的個人破產制度。而后者的好處就是給非惡意欠款的破產者重新開始的機會。
修改過的《若干規定》專門增加了關于期限和糾正失信行為后的規定:“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期限為二年。被執行人以暴力、威脅方法妨礙、抗拒執行情節嚴重或具有多項失信行為的,可以延長一至三年。失信被執行人積極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或主動糾正失信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刪除失信信息?!?/p>
“如果被執行人確實沒有履行能力,一般情況下兩年后從失信人名單上刪除,是給被執行人恢復正常工作和經營能力,并以此獲得收入的能力,目的是調動被執行人的積極性以償還債務。要真正履行債務,就需要讓他們保持活力,而不是讓他們失去社會人的權利能力?!笔┶S說,在司法執行當中,如果被執行人有履行的意愿但確實沒有履行能力,執行手段和措施也會考慮實際情況。畢竟被執行人及其家庭的消極狀況和負面情緒,最終仍然要社會來承擔。
2016年9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亦明確了“失信名單退出”:失信被執行人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或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并經申請執行人確認履行完畢,或案件依法終結執行等,人民法院要在3日內屏蔽或撤銷其失信名單信息。屏蔽、撤銷信息要及時向社會公開并通報給已推送單位。
不過,陳立青告訴第一財經,即使履約或到期后從名單上刪除,失信被執行人的失信記錄仍會被征信部門保留五年。對于那些一直拒不履行義務的老賴,退出機制并不意味著熬過2年就可以松一口氣。如果一直沒有履行債務,仍可能被再次申請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創業者如何規避風險
在施赟看來,目前法律對于有限公司股東責任范圍限定在股東出資義務范圍內的規定很清晰,風險主要來自于一些創業者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在經營層面,部分創業者的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大量混同,可能涉嫌挪用資金、職務侵占等經濟犯罪;也可能因為出資不實、抽逃出資等被追加為被執行人。
實踐中最常見的,是創業者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經營。根據法律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如果無法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許多創業者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因而被司法機關判定需以個人財產承擔公司債務。
陳立青也建議,在創業初期,公司應該注意將公司財產與個人財產進行有效隔離。尤其是通過章程約定、架構設計、管理方案來進行風險預防。
“中國越來越重視破產、清算等,這是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如果企業股東或清算組成員在破產、清算中存在過錯;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破產、清算程序無法完成的,他們也可能因此承擔經濟責任?!笔┶S說,部分創業者如果在接受投資或對外借貸時,為公司股權融資簽署了回購承諾、優先清算承諾;或公司債權融資中簽署了無限連帶責任保證,那么在企業未達成經營目標或不能償債時,屬于公司債務的部分可能延展至個人承擔。
施赟認為,創業者的企業盲目投資發展且創業者以個人信用作擔?;虺兄Z,因此產生債務不能履行而被列入失信人名單是合理的。這也提醒創業者要充分重視風險,在創業過程中盡可能平衡和理性,避免激進。
從社會運行角度說,很難在法律層面上給創業者特殊對待。合理的方案是,加強對于創業者,尤其是初次創業者的法律指導和培訓,增強他們的風險意識。比如政府的引導基金在資金層面上為創業者提供支持,政府的創業輔導機構就應當對創業者進行規范管理和法律層面的培訓。另一方面,也建議創業者自身引入法律方面的合伙人,在創業初期就做到防患未然。